查看原文
其他

我在加拿大开农场:从北大生物系到小农|食日谈 Vol.22

食日谈 食通社Foodthink
2024-08-04


这一期《食日谈》,我们邀请到了老朋友孙姗,她曾任职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多家公益机构。现在,她在加拿大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农场。


和大家想象中与自然朝夕相处的美好职业不同,生态保护工作也有其繁难和无力的一面,这让她身心疲惫。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?


在游访日本、台湾等地农民的过程中,孙姗逐渐了解到“半农半X”的概念,原来可以一边种地,一边兼顾其他的工作。于是,她和家人先在北京租下一分地,做了几年业余农夫,搬去加拿大后,她索性把生活工作的重心都放到了农业上。


40岁从零开始做农场,孙姗幸运地碰上了加拿大的小型生态农业孵化器项目“公平食物农场”,在这一项目的支持下,她在农场中身体力行,和社区成员一起劳动、一起分享。


作为加拿大小农,种菜未必赚钱,但发酵、培训、咨询、写书和翻译组成了“半农半X”的X部分。种植菜蔬的经历让她体会到种植的喜悦和自然的奇妙,也使她告别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无力和绝望。那些背负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年轻人,如何通过与自然连接,应对时常遭遇的挫败感呢?这个问题也在节目中有所探讨。


然而,对于孙姗远在中国生活的父母,女儿去加拿大种菜也是一种需要时间接纳的变化。孙姗发现,分享自己务农的真实经历也能和父母建立特别的情感联结。


听过这期《食日谈》,或许你会发现自然并不遥远。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和自然相连的专属瞬间,种一棵菜,把脚伸进土里,让皮肤去感受,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疗愈能力。



本/期/嘉/宾

孙姗|目前在渥太华经营经营蕺菜园(Chi Garden)生态农场与发酵厨房菜园。孙姗毕业于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,曾创办北大第一个自然环保社团“绿色生命协会”,后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获得环境与公共政策硕士学位,在研究院所、环境组织、可持续发展领域、非营利组织工作若干年,目前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理事长。

孙姗在食通社发表的文章▼


本/期/主/播

天乐|食通社编辑。自然缺失症患者。从事食农工作十多年,虽四体仍不勤,但勉强可以分五谷了。佩服所有躬耕于田野,也用头脑种地的人。

小超|准备离职的食通社项目官员,阳台种植爱好者。今年升级和伙伴们一起在郊区租了院子,开荒种地,做吃的。



时/间/轴

00:42 北大生物系生态学专业毕业、曾在多家公益机构任职的孙姗,怎么彻底转型到加拿大去开起了农场?

03:15  作为标准的城市人,孙姗虽然是在公益组织做生态保护的工作,也依然会有女性职业经理人常遭遇的身心疲惫。她萌生了一个希望,将来是否能不仅动脑和动嘴,还能动手和用心,可以直接和土地打交道?

05:24 在拜访日本、台湾等地的农民后,孙姗了解到“半农半X”的概念,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,是在农村之中,自种自食,还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用于做其他的事情:从单纯的消费者,转而成为生产者的一员。

06:58 在加拿大买块地,有土地就有梦想。孙姗和家人用两三个月探访加拿大各种样貌的农场,认识各式各样的农人,渐渐对务农有了准备。

14:20 40岁从零开始做农场,幸好碰上加拿大小型生态农业孵化器项目“公平食物农场”:“我们不会让你务农的道路变得更简单,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互相陪伴。”

17:44 若土地不健康,则社会不健康:保持农业的多样性,坚持小型经营

22:23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场生活:一家人管十亩地,种沙拉菜,做发酵,还要在项目社区里教开拖拉机。

33:09 与自然连接的起源:孙姗在1996年创立了全国第一家大学生环保社团“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”,走上了探索自然之路。

46:31 在种菜中感到土地的接纳与宽容:即使不太会种菜的一个人,经过小小的一点努力,也能从土地里种出这么多东西,还可以拿到市集上和别人一起分享。”

48:32 种菜不赚钱,还得“半农半X”,卖发酵食物、做培训、做咨询,写书、做翻译。半农之后,无能为力的绝望感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忙碌和简单的快乐。

56:43 城市父母怎么看待北大毕业生务农?原来拥有土地、真实劳作也能令父母安心。通过分享实实在在的务农经历,与家人的连接反而加深了。

63:23 不爱种地、只爱研究汽车引擎的儿子,也在疫情期间通过在农场孵小鸡找到了自己与自然亲切、安抚心灵的方式。

69:54 背负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年轻人,如何通过与自然连接,应对时常遭遇的挫败感?

73:00 世上其实有万般法门与自然连接。每个人或许都会找到那个专属于自己的瞬间,种一棵菜,或者只是简单把脚伸进土里,让皮肤去感受,肠道菌群开始连接,开启我们在水泥森林里被屏蔽的、与生俱来的疗愈能力。

76:48 为什么说,“自然有答案?”



40岁从零开始,孙姗和先生、儿子来到加拿大开启经营农场的新生活。


女拖拉机手上线!冬天除雪,夏天耕地。孙珊平时还在社区里负责拖拉机培训。


和志愿者一起收菊芋咯!


周末摆摊中。除了除了新鲜蔬菜,还有农场自制的酱料。


孙珊和先生参加安大略省的发酵节(Ontario Fermentation Festival),偶遇发酵圣经的作者桑多尔·卡茨(Sandor Katz)。孙珊自己也是一位发酵高手,食日谈还会上线一期她的发酵故事,敬请期待。

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,收听本期节目

 

扫描下方二维码

在 小宇宙 | 喜马拉雅 | 荔枝 | Apple播客

订阅「食日谈」播客



欢迎在各播客平台评论区留言,我们会不定期回复。


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小号,备注“食日谈”,进入播客听众交流群。




本文图片均来自孙姗


本期播客创作团队

统筹 制作:晓晶

封面:万琳

音乐:岜农


编辑:王昊

版式:小树


联络邮箱

xiaojing@foodthink.cn


  扫码打赏,支持原创知食  


回复关键词,了解更多内容

近期热文 | 食物课程 | 农友大会 | 菜市场 | MOSES | 食通社在路上 | 前沿食农 | 小农故事 | 节气餐桌 | 食农活动 | PGS | 种子 | 女性 | 菌子|气候 | 日本 | 作者 | 招聘 | 转载



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收听食日谈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食通社Foodthink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